影響因素分析


(一)國家政策支持


政策利好不斷,行業地位提升,目前全國已有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6年4.8新政的出臺一度被視為跨境電商進口政策紅利的終結。但事實并非如此。今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12月7日,商務部表示,過渡期政策將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適用范圍擴大,新增成都、合肥等五個城市也可享受過渡政策。成都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新的風口和機遇。

 


 

(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新藍海


2016年,全球超過12%的跨境實物貿易通過數字平臺完成;50%的跨境服務貿易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所涉及的國家中,有26個國家的銷售額同比增加30%以上。2017年1月至4月,消費額同比去年增速最快的13個國家中,有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消費額同比平均增速超過10倍。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新興市場,更將成為未來十年全球數字經濟增量的核心驅動力。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網上絲綢之路的搭建也將幫助更多中國中小企業通過數字貿易走出國門。


(三)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助力跨境電商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和消費結構升級,跨境電商改變了傳統商品交易的觀念和方式,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貿易方式。同時,政府實施“互聯網+外貿”戰略,也加快了跨境電商發展。

 

(四)消費升級推動跨境進口增長


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市場消費主體,更加追求個性化、時尚化與高品質的消費習慣體現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國內一些商品無法滿足部分中高收入居民消費升級的更高要求,對境外商品的需求就成為了推動跨境進口增長的內在動力。

 

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預測


2015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0%;2016年為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4%;2017年上半年為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

綜合以上因素,中投顧問預計,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將達到10.1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12%,2022將達到23.3萬億元。

 

 

進口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測


2015年,我國進口電子商務交易額為0.9萬億元,同比增長47.95%;2016年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32.28%;2017年上半年為8,624億元,同比增長66.3%。

綜合以上因素,中投顧問預計,2018年我國進口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2.5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72%,2022年將達到7.4萬億元。

 

 

出口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測


2015年,我國出口電子商務交易額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18%;2016年為5.5萬億元,同比增長22.49%;2017年上半年為2.75萬億元,同比增長31.5%。

綜合以上因素,中投顧問預計,2018年我國出口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7.6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26%,2022年將達到15.9萬億元。

(來源:中投顧問官網)